查看原文
其他

陈亮:“两个大局”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逻辑

陈亮 高校教育管理
2024-09-04

陈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

引用本文

李森,刘振天,陈时见,等.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J].高校教育管理,2024,18(1):1-23.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同时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浪潮的袭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核心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为此,我们只有以“两个大局”时代理念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坐标,厘清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动逻辑,进而构建立体化、全景式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目标驱动: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知识生产与扩散方式的改变,科技、产业、人才的日益融合正在重塑人才培养方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不再停留于原有的模式之中。在“两个大局”的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科技竞争,党和国家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亟须倚靠拔尖创新人才充分释放创新驱动活力,提升重大问题解决能力和核心技术攻坚能力。

1.坚定政治信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把握育人的政治方向。才高行厚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力量。一是“厚植爱国情怀,坚持以德为先”是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广大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让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明确身份归属、坚定国家立场。为此,我们应引导人才胸怀“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家国情怀与民族意识的同源共建,承担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同时,我们要树立“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职业道德与专业道德的协同发展、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的融合共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德”的理性基石。二是“坚守国家使命,落实‘四个面向’”是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渐白热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主动聚焦制约国家发展全局的“卡脖子”技术,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发展有机融合,加强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在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2.创新培养模式,从教育强国战略全局出发构建人才培养新路径。一是打造“深化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科学设计人才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评估一体化培养体系。在不同培养阶段依托政府主导的就业创业体系、企业行业主导的实践实训体系、高校主导的课程教学体系,着力打破学科壁垒与学段壁垒,构建个性化、差异化、创新型自主培养方案,实现产教融合与科教协同的有效贯通。二是树立“以能为重”核心培养目标。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应习得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实践性知识,培养自身的批判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日常交往中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面对新情况、新变化、新课题,拔尖创新人才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推动自身知识与能力体系的迭代更新。三是构建“多元协同”立体化保障体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下,我们要紧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窗口期,突出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社会公众间的共建共享,引导人才培养资源不断丰富汇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我们要树立系统的大人才培养观,推动人才工作与教育、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赢得更多的主动权、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学科引领:打造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

高质量学科体系是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基础和载体,也是筑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基。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高质量学科体系不仅对优质学科教育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且决定着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水平,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1.优化学科布局,在守正创新中把握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的时代脉搏。我们只有通过系统评估和优化学科布局,在守正与创新中把握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的时代脉搏,才能更好地回应国家发展需要。一是明确应用型学科建设是巩固学科优势的关键途径。应用型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校企联合,注重人才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以此培养能够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契合企业行业需要的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二是补齐基础学科短板是优化学科布局的根本保障。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撑,补齐基础学科短板是优化学科布局的前提。为此,我们应着力优化基础学科研究设施条件和环境,改革项目设立模式,增加研究经费投入,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对基础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三是推动交叉学科建设是推动学科创新的必由之路。交叉融合是催生学科创新的新兴生长点,持续推动着学科体系的融合共生。为此,高校应依托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创新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形式,加强交叉学科的学术制度建设,进而实质性地推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促进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2.凝练学科特色,凸显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学科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学科特色是赋予学科生命活力的本质属性,支撑着学科在深化发展进程中保持长期稳定的不可替代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使大学与学科步入世界一流,我们就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挖掘区域资源,以“特色”奠定“一流”。一是立足区域特色,创设在地化特色学科。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与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多元化的区域特色文化为学科特色的凝练赋予了独特的环境禀赋。因此,我们唯有主动对接区域发展大势,扎根区域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地方比较优势,汲取在地化特色资源养分,从而精准锚定学科特色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不可替代之处,才能有效避免学科建设同质化倾向,实现学科差异化、特色化、错位式发展。二是融合专业特色,打造行业化特色学科。当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已经成为创新驱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是连接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桥梁。为此,高校应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打造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的行业化学科,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促进学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贯通。

三、数字赋能:统筹推进数字强教策略,助力高等教育蝶变跃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面对“两个大局”的挑战,统筹推进数字强教策略为我们创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赋能高等教育蝶变跃升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

1.立足本土,打造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生态。探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我们必须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情,围绕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中国问题不断创新,打造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生态。一是开辟数字化人才培养新路径。我们要立足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手段,搭建知识与数据双驱动的专门化数字素养培养培训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支持制度,逐步提升治理主体的数字素养。同时,通过构建虚实结合的仿真化教学情景场域,我们要构建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泛在式教学模式,推动数字化教学理念与课程理念深化发展。二是打造数字化科研新模式。新时代科研要坚持立足国情、服务国家战略,走中国式现代化科研道路。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消除了科学研究的物理边界,有利于联结各个领域的科研人员更好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科研议题为基本单位构建数字化科研网络。三是构建高等教育数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我们要通过完善高等教育数字信息保护政策法规,推动高校设置专职部门合理使用数字信息,完善数字信息使用流程,厘定数字信息使用权限,进而有效规避信息安全风险。

2.融通中外,形塑高等教育数字化交流新模式。一是主动构建国际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传播中国高等教育“数字之声”,为世界各国树立教育数字化建设标杆。我国应以开放姿态主动共享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化发展经验,构建跨国、跨区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分享交流大规模在线学习服务支持技术,整合国际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协同构建高质量课程共享体系和全球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合理打造融合式创新教学模式,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惠及范围。二是推进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标准体系构建,打造全球数字高等教育共同体。围绕数字化平台、素养、资源、数据等四个方面,我国要重点打造科学化、合理化、可比较的数字化标准体系,具体包括教育教学标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技术建设标准体系、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等,以标准的一致性驱动全球数字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资源的高效配置。

四、共商共建:构建多元主体共治体系,释放高等教育办学活力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权责主体的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逐渐深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逐渐由单一主体的强制性行政权力为主导转向遵循现代化发展内在逻辑的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并构建起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三位一体”的多元治理结构。

1.多元主体共筑以善治为共同愿景的价值体系。随着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加速期,以善治为共同愿景构筑高等教育治理的价值体系有助于锚定共同目标,更好发挥多元主体的协作合力。一是描绘共治蓝图,深化善治理念。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应以善治的价值理念为共同遵循,汲取主体间的善治活力,吸收各方力量的善治建议,助力高等教育系统突破传统单一治理的藩篱,以群体信念为指引,科学合理地嵌入社会系统。二是创新共治路径,推进善治实践。一方面,我们要开拓合作化治理路径,打破传统命令式、动员式治理方式,以民主协商为根本原则,以充分沟通、交流、商洽为主要方法,建立主体间互通、互信、互助式治理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要创生规范化治理路径。“规则之治”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原则,以规范化治理路径驱动程序化、制度化、整体化治理体系构建有利于提升治理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三是坚持人本治理,释放善治活力。现代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应彰显人本主义价值导向,多元主体应着力推动程序化刚性治理与人性化柔性治理的融合共生,实现善治活力和治理秩序的有机统一。

2.多元主体共建以共治为核心理念的制度体系。共治即以主体间的共同认识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民主合作为主旨,以公平公正为准则,协同共促集体利益和集体精神的跃升。良法是善治的基石,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并逐步实现善治目标离不开多元主体共建的以共治为核心理念的制度体系的润养。一方面,我们要以共治理念推动制度可持续性生成。共治理念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中的协同实践为高等教育制度的可持续性生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渐成为制度体系现代化探索中的有益经验。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实,汲取多元主体多样化的实践经验,将其思想意识与发展实践以制度形式相融合,有利于充分释放高等教育制度活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共治理念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有机转化。在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精神,包容主体间差异,尽可能通过制度途径合理寻求各主体针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的最大公约数;完善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相关制度,借助制度优势不断巩固多元主体的共治意识,正确处理主体间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逐步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3.多元主体共建以协同为根本遵循的组织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治理组织体系应凸显主体间权责明晰、协同共治的价值理念。一是要厘清多元主体关系。在现代化高等教育治理组织体系中,政府应逐步以简政放权姿态在公关层面主导治理工作;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承担微观工作层面的主体责任;市场、第三方评估机构及社会公众、群体作为参与主体,应主动嵌入治理工作组织体系。二是要明晰多元主体权责。权责关系是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政府主要承担以调控为核心的宏观治理权,并且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主体,肩负着保障高等教育合理、合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高校享有以自主为核心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办学自主权、学术自主权、行政自主权等方面,承担的责任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应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社会公众等其他主体享有监督、评估等权力,并在监督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三是以协同为根本遵循构建治理组织体系。在多元主体的民主协商与统筹规划下,我们要构建多元主体权责共担的协同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科学评估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以协同为根本遵循共同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组织体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